一張密密麻麻的戰斗歷程圖,見證著一支隊伍的光輝歷史——
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,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,組建以來參加戰斗百余次,無一敗績,被授予“百戰百勝”“常勝連”等榮譽。
進入新時代,他們矢志精武強能,擔當起新的歷史使命。
血脈
“我是‘常勝連’第6703名戰士……”在“百戰百勝”和“常勝連”兩面鮮紅的戰旗前,中隊新入列隊員整齊列隊,莊嚴宣誓。
特有的入隊儀式,讓中隊的“紅色家底”成為了育人沃土。在這里,每逢新隊員入列,上的第一堂課是“常勝”傳統,去的第一個場所是“常勝”史館,學的第一首歌是“常勝”隊歌。
“光榮戰史是歷史的坐標,也已經成為激勵新一代官兵鐵心跟黨走的精神坐標。”中隊指導員張威介紹,進入新時代,中隊賡續紅色血脈,常態開展“常念領袖關懷、常思肩上責任”系列主題活動,定期組織“強軍有我、崗位建功”群眾性大討論,讓忠誠基因深深植根于官兵血脈。
赤膽忠誠的誓言,官兵們用實際行動踐行——
“必須在‘戰斗班’干出個名堂,絕不辜負組織的信任!”面對中隊訓練中出現人員短缺,炊事員羅勝主動申請轉崗為狙擊手。
為鍛造精湛的射擊技能,羅勝將據槍、瞄準、擊發這些枯燥的動作練了上萬次,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繭,直到形成“肌肉記憶”。半年后,他所在的狙擊小組在武警第二機動總隊“巔峰”比武中奪得桂冠。
“我至今記得,一次重大緊急任務,29名即將滿服役期的隊員毅然推遲返鄉、請纓參戰,任務官兵連夜奔赴一線。”時任中隊指導員繆斌說,一顆紅心永向黨,是一名戰士的誓言,更是一支隊伍的本色。
在實戰化演練中,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官兵駕乘橡皮艇追擊(2023年7月11日攝)。新華社發(周小波 攝)
轉型
2018年,伴隨著改革強軍的號角,中隊被賦予新的使命。
如何從“零”開始、續寫“常勝”成為擺在中隊面前的考卷。
找不到“路子”,官兵們就來到榮譽室,從中隊的“傳家寶”——100余本黨支部會議記錄本中,尋找答案。
“百戰百勝的光輝戰績,靠的就是黨支部堅強有力的領導。”小隊長陶湲告訴記者,這些記錄本,記錄了幾十年來連隊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鮮活實踐,是汲取歷史經驗、破解現實問題的“金鑰匙”。
2020年,中隊率先組織官兵搭乘直升機開展聯合訓練。
“這項訓練課目包含4個內容,其中有3個都是高風險、高難度。”中隊長楊仕武告訴記者,從“地上跑”到“飛起來”,并非易事。
面對“攔路虎”,中隊成立黨員突擊隊,充分發揚軍事民主,集思廣益研討交流。
烈日下,官兵們用固定跳臺練基礎動作,在運輸車行進間下跳練心理素質,作訓服濕了干、干了又濕。
飛起來!憑著只爭朝夕的緊迫感,僅用兩周時間,中隊就完成了整建制機降訓練,為戰斗力提升插上了騰飛的“翅膀”。
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開展水上課目訓練,官兵駕駛橡皮艇呈環形隊形(2023年9月13日攝)。新華社發(周小波 攝)
礪劍
走進中隊訓練場,攀登訓練墻上的“礪劍”二字格外醒目。
“所謂‘礪劍’,就是要發揚‘敢’字當頭的精神,把我們的隊伍磨礪成為一把刺向敵人心臟的尖刀利劍。”在楊仕武看來,這需要作戰理念和訓練模式的更新重塑。
礪劍,百煉方成鋼——
謀戰研戰,中隊官兵們群策群力出妙招:副小隊長劉兵帶領官兵們集體討論,將電子蜂鳴器與光傳感器組裝安置到靶紙上,研發設計了自動報靶器,實現空槍射擊練習結果即時反饋;軍械員劉家麟號召大家將武器的性能參數、操作規范制作成“手繪圖”,貼在本子上、粘在衣柜里,通過耳濡目染加深對武器理論知識的掌握……
練強實戰本領,他們“自找苦吃”,在訓練場立起“五中隊標準”:快反射擊不算上靶率算射殺率、特種射擊時間縮短0.3秒……
攻關新戰法新訓法,中隊成立“課題攻關組”,針對高難訓練課目,展開先試先訓,整理編寫10萬余字訓練筆記,摸索出“升級過關制”等多種訓練模式……
礪劍,為了敢于亮劍——
2018年,全體官兵用“全時響應、無一失誤”的優異表現圓滿完成某項任務;2019年,上級抽調人員擔負某重大任務,中隊官兵聞戰則喜,自發比武打擂,勝者出征……近年來,中隊參加演習演訓21次,5次緊急出動執行搶險救災任務,獲評武警部隊首批“四鐵”先進單位、第26屆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”,曾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、二等功8次、三等功41次。高玉嬌、張鑫、王浩亮
在實戰化演練中,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官兵從直升機上快速索降(2022年7月6日攝)。新華社發(楊延國 攝)
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邀請老指導員給官兵講述“常勝”故事(2021年5月13日攝)。新華社發(張真榮 攝)
在實戰化演練中,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五中隊官兵快速登車(2023年9月14日攝)。新華社發(張真榮 攝)